何寶籃副教授-研究
期刊論文
何寶籃(2017)。影視文本中歷史意識的重構與轉變:以韓國電影中的「光州事件」為例。應用語文學報,第五期,pp.43-60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5年7月)。以「復仇」為名:朴贊郁電影中的暴虐、欲望與交雜的人性/魔性。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刊,7, 95-108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5年6月)。世俗•陷溺•歷史魅影:王家衛電影《東邪西毒終極版》到《一代宗師》的去政治化書寫。復興崗學報,106, 201-218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 (2012年6月). 從現代性問題探廢名文學的意義與實踐. GEONJIINMUNHAK. 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Research Institute. , 7:397-412. 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0)。「異/常」雙重性:蔡明亮電影《河流》與《洞》的精神寓意。《文化研究月報》第102期。
何寶籃(2008)。視線邏輯與身體習癖的規則養成與變化:以《魔戒》到《魔獸世界》為例。《文化研究月報》第84期。
專書
《韓國電影中巫俗文化的再現與象徵/ 東亞圖像與影像論》(978-986-05-7926-0),國立中興大學(2019,紙本)
何寶籃(2017年11月)。觀視界面的轉換與感知:從技術物、社群到台灣電影(ISBN:978-957-732-561-7 )。高雄:巨流圖書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專書論文
何寶籃(2019年04月)。韓國電影中巫俗文化的再現與象徵 。流動與對焦:東亞圖像與影像論 。臺中:中興大學。
何寶籃(2016年04月)。智慧型手機形構的日常習性與圖像模式:以「打卡」行為為例 。2015文化品牌與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選(ISBN: 978-986-5911-43-0)(2-19)。苗栗:育達科技大學。
何寶籃(2014年05月)。「紅色記憶」的曖昧鏡像與產值轉化—以文革宣傳畫為例。2013文化符號與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選 (ISBN:978-986-85814-8-7)(1-14)。苗栗:育達科技大學。
何寶籃(2010)。後現代電影語境與歷史現實的疊合顯影:王家衛電影。時代的探索:批判理論與影像藝術論集。台南藝術大學出版。pp.120-136。
何寶籃(2009)。斷裂與連續:從系譜學探傳播意義的多重可能。價值的追尋─兩岸傳播與文化論集。台南藝術大學出版。pp.115-132。
研討會論文
何寶籃(2021年06月)。人性的跨媒體摹寫與轉變:《大逃殺》原型小說、電影到線上遊戲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9年06月)。從台灣自媒體內容特徵探文化流動模式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9年03月)。以愛為名的暴力與荒謬感:從中島哲也作品看日本電影的悲劇敘事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7年06月)。韓國電影中巫俗文化的再現與象徵。2017語言文學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6年11月)。影視傳播中歷史意識的重構與轉變--以韓國電影為例。第八屆兩岸傳媒論壇暨大學生紀錄片展播國際研討會(2016/11/18-22)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6年03月)。以復仇為名: 朴贊郁電影中的暴虐,欲望與交雜的人性/魔性。應用中文系教師論文發表會。2016/3/17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5年06月)。智慧型手機形構的日常習性與圖像模式: 以打卡行為為例。文化品牌與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3年11月)。從行動裝置的技術特性探觀視模式的轉變:以智慧型手機與即時通訊軟體為例 。2013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新竹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3年06月)。「紅色記憶」的曖昧鏡像與產值轉化。文化符號與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,苗栗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3年06月)。世俗・陷溺・歷史魅影:王家衛電影《東邪西毒終極版》到《一代宗師》的反寫策略。流變與創新:王家衛電影研討會,台北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Pao-Lan, Ho (2012, May). Discussing the meaning and practice of Fei-Ming literature from Modernity issues.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Conference of Literature, Language, Culture and Documents., Korea. 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. (國科會補助案:101-2914-I-025-005-AI)
何寶籃(2012年11月)。「打卡」行為的消費象徵與意義的移轉。2012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,新竹交通大學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2年07月)。景框內外:1980年代台灣電影形構的現實與論述。第三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,台中科技大學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2年07月)。意見異見:半島電視台新聞與影像的另類建構。兩岸四地文學與文化國際高峰論壇,廈門大學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1年12月)。敘事與非敘事:從文化政策重探內容產業。2011年文字文學文化臺韓國際學術研討會,台中科技大學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11年11月)。虛擬空間的情感路徑:兒童線上遊戲《摩爾莊園》構連的新家庭景觀。2011年台灣資訊社會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,新竹交通大學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09年10 月)。斷裂與連續:從系譜學探傳播意義的多重可能。2008第七屆兩岸傳播影像藝術學術研討會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08年7月)。從Bruno Latour看王家衛《2046》的視覺書寫。世新大學「2008王家衛電影研討會」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07年7月)。病徵、欲望與生命:蔡明亮電影《河流》與《洞》的精神寓意。世新大學「蔡明亮研討會:現代性與邊緣性」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07年5月)。「後」現代電影語境與歷史「現實」的疊合顯影:王家衛電影。台南藝術大學「批判理論與影像藝術研討會」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
何寶籃(2007年1月)〈視覺與身體的辯證─從論述遞嬗窺探主體虛實〉,台南藝術大學「批判理論與影像藝術研討會」。本人為第一作者、通訊作者。